单项选择题
《华盛顿的起床号》一书中记载,1860年林肯的就职演说中20次使用“联邦”一词,却从未说过“国”这个词;1861年林肯在国会咨文中22次提到“联邦”,3次提到“国”;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根本没有提到“联邦”,却5次提到“国”。使用“联邦”与“国”频次的变化,表明林肯认识到()
A.争取民族独立的迫切性
B.把“联邦”变为“国”才能当好总统
C.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
D.把“联邦”变为“国”才能解放黑人奴隶
点击查看答案&解析
相关考题
-
单项选择题
美国总统林肯面对美国当时的状况曾比喻道:“为保全生命,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,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,这是愚蠢的。”由此可以看出林肯的主张是()
A.维护国家统一,防止国家分裂
B.保存黑人奴隶制
C.挑起内战
D.生命至上 -
单项选择题
俄国1861年改革之后,农民虽然付出高昂的赎金,但分得的土地面积比改革前减少了,质量也更坏了。改革后,每个农民平均分到3.4俄亩土地,由于耕地减少、经济上不能独立,他们又不得不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。这从本质上说明()
A.1861年改革是一场失败的改革
B.1861年改革没有改变农民的落后境况
C.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民的又一次盘剥
D.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-
单项选择题
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:“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,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。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,假使要我签字,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,我宁肯把手指砍掉”。体现亚历山大二世这一态度的是:解放后的农民()
A.没有获得人身自由
B.不能自由选择职业
C.没有获得选举权利
D.以赎买方式得到土地
